lianghui314

2017年的两会即将结束,作为两会的压轴戏,总理答记者问俨然已成为各界对两会议程最重要关注之一,它不一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政治新闻,但绝对是最特别的一次:在习惯了单向的照本宣科式的中国政治生态中,这可能是中国记者会上个人色彩最浓厚的一次双向互动,也是对视频直播技术的一次大考。

在总理答记者问上,我们看到一个大国总理的形象:从容淡定,以极强的应变能力把控会场走向,回答极其专业又不乏幽默感。在这里,会碰撞出最尖锐的问题、最个性的回答;在这里,我们看到过“留一口棺材”、“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”的朱镕基总理,看到过“脑子像Computer”、擅长诗词歌赋的温家宝总理,也看到了决心“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”的李克强总理。

以我们的角度看上去,总理们面对记者游刃有余,但是总理答记者会的难度不管在内容上还有技术上仍是不可想像的。主要表现在:

一是难在形式上。一般来讲,政府发布政策信息,有新闻发布会、政策通气会、记者招待会几种形式。记者会是最难准备的,记者会,是纯粹的你问我答,有点像考试,考题随机多变,现场不可预测,需要真功夫才能应对这种局面。对于直播来讲,这样的活动对于镜头的切换,导播的新闻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同时对于播出的要求也非常高,系统要求极其的稳定,不能够出任何一点故障。

二是难在关注度实在太高。现场聚光灯下,全球目光聚焦于一身,眉头一皱都是新闻,一个简单的动作,一个无意间流露的表情,都会被镜头解读放大。说的每一句话更要准确无误。作为全国两会的规定流程,虽然安排在闭幕之后进行,但无疑人们会把它和“两会”的成功举行紧密联系在一起。在技术方面,因为热点的快速提升,同时并发观看的人数动辄几百万同时在线,对于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极大的考验。

三是难在记者来自中外,问题包罗万象。记者会上国内记者、港台记者和国际媒体都要兼顾到,而记者提出的问题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反腐、改革、区域发展、环境保护、两岸关系、外交政策、社会民生等众多方面,每一个方面又可以衍生诸多热点问题。每一个问题出现的形式、时间、顺序都无法掌控,唯一可以掌控的是让自己始终箭在弦上,让大脑像计算机一样高速运转。除了现场的记者和总理,众多的网民在网络上的互动,也让直播技术再次经历考验,动辄几百万人的聊天和讨论,怎么能够承载,无疑有着巨大的技术门槛。

四是难在没有“无可奉告”。总理答记者问是没有“无可奉告”的。没有了这个新闻发布的万能盾牌,记者会的难度指数再次爬升。记者是冲着总理来的,也是冲着新闻来的。谁都想从总理这里“挖出”点独家新闻。所以,没有新闻,绝对不行;有新闻,还需要把握好分寸,维持一个大国该有的形象,更是极大的考验。对于直播技术来讲,也是没有“无法观看”的,要保证在全球的各个地区,都能够流畅的进行观看,这也需要技术系统的无可挑剔。

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,这场每年春天的约会的确让我们认识了领导人更“个性”的一面,也因为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个性特点,让总理们圈粉无数,记者问已经成为打造总理标签的第一窗口。

总理记者招待会不仅成为总理个人口才、风采的展示平台,更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政策和主张的窗口。无论是严谨的李鹏总理、直言的朱镕基教授、温和的温家宝总理,还是睿智的李克强总理,他们有个人独特的风格,但向世界展现的都是一个大国总理的风范。与此同时,也向全国人民传递了改革和建设的坚定信心。

2017年,作为党和国家重要转折的一年,李克强总理的声音会更受中外媒体和民众的期待。届时,中央电视台在移动客户端CCTV微视进行李克强总理记者会的同步直播,为中外观众提供更稳定、安全、快速的直播观看和互动体验。保利威视作为 CCTV微视的独家云视频服务商已提前做了充分准备,在全球有节点500余处,遍及全国各地数百个重要城市,跨越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等各大运营商,使得总理记者会直播更加稳定和快速。此外,也完善了直播中的互动体验,以便观众能更加便捷和有趣的互动,力求为大家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。此次总理记者招待会将于15日上午正式直播,让我们倒计时,一起领略总理的睿智风范。